365体育投注

【文学·家园】茜日映像—梁思成 林徽因
发布时间:2018-06-05 浏览次数:

茜日映像——梁思成 林徽因.mp3

真实支撑起纪录片的框架,情感使那些散落尘烟中的事实咫尺可闻。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萍水相逢随即转身不是过错,刻骨相爱天荒地老也并非完美。在注定的因缘际遇里,《梁思成 林徽因》这部纪录片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真实的两个人,讲述梁林两人的爱情和挚爱一生的中国传统古建筑学。说说我眼中他们的故事,这一次,只谈爱情。

 

灰黄的色调、淡出淡入的解说词时刻让人感受到这段故事背后的历史厚重感。信件之外,一张张黑白胶片,一段段日记手札布满历史气息,随着影片的时间轴逐一呈现于眼前。

 

社会思想剧烈变革的时代里,动荡不安又人才辈出的苦难岁月里,他们的命运都与这纷杂的社会紧密相连。翻阅林徽因的在校档案,泛黄又轻薄的信纸上历经光阴的印辙依旧字迹刚劲,仿佛正将过去的故事娓娓道来。梁思成,林徽因作为新青年双双赴美求学,可年少轻狂的心却被现实冷冷拍打。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两人共同选定建筑学,却因其不招收女学生,林徽因改修美术专业。然而她从未改变自己坚定学建筑的决心,几乎选修了所有建筑系学生的专业课程。虽然最后是从美术系毕业,实际上却已经接受了成为一名建筑师的训练。这便是影片中讲述的他们的初识,也正是这段日子让他们在感受到学术成果快乐的同时,彼此欣赏,将好感的种子深埋心底。

 

如同两根相交线缓慢趋向重叠,对建筑的炙热情感大概是两人一生最美的交集,点化成线,线又成面,一切自然而然。没有早一点,没有晚一点,恰当的时机,遇到了就刚刚好。是啊,在我看来,他们在一起无需多说什么、多做什么,爱情更像是开始在年少时的旖旎岁月中,注定是命运给予的。

 

有那样相似的两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镜头缓缓拉伸,两人倚靠着午后慵懒的阳光并肩立于窗前。男子身形挺拔,女子端庄柔和。只是那时两人还未成婚,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或许,有人会说梁思成并不是林徽因的最爱,他只是比较幸运,恰好是陪林徽因走完人生的那一个。但又不得不说他们是合适的,正如费慰梅著《梁思成 林徽因》书中的一句话这么写:他们都会两国语言,都通晓东西方文化。徽以她滔滔不绝的言语和笑声平衡着她丈夫的拘谨。古建筑的坚实厚重,以及漫溢的灵动诗意,就如这对夫妻,他们的组合无可替代。相濡以沫,已是足够。

 

似乎,林徽因从来都是个备受争议的女子。因为很少有人能如她这般,纯因个人感情生活而在近代史上留下浓重影迹。她的确爱过,对于徐志摩的热烈而深切的爱,对于梁思成温暖而理智的爱,对于金岳霖冲动而坦诚的爱,只是需要割舍才会更完整的得到,所以在对徐志摩的追逐下,她的答案只能是“纵使我知道是你,又怎能回应?”

 

也恰恰就是这样的林徽因,既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在得以保留下来的影像中,我看到沙龙上作为中心人物被爱慕者如众星捧月般包围的是她,穷乡僻壤、荒寺古庙中不顾重病、不惮艰辛与梁思成考察古建筑的也是她;早年以名门出身经历繁华,被众人称羡的是她,战争期间繁华落尽困居李庄,亲自提了瓶子上街头打油买醋的还是她;这个如同传奇般的女子,这个只能仰望的女子,这个集文学才情与美貌气质于一身的女子却最终为病痛所累,未能在她的晚年再看一看这人间四月的光景。隔着如许烟波岁月,隔着那些男子的深情,美成书页中的一个剪影。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有人用如此悲情来概括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爱情,因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也掩盖不了梁思成再婚的事实。也许他是没有以孤独的姿态独自过完余生,这是他的选择。只是,是否爱过不该任何人评断。纪录片中,梁思成用英国作家拉斯金的话这样描述林徽因:“真正的妻子,她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家便围绕着她出现在什么地方。"有志趣爱好相同的妻子,共历艰辛,不娇气做作,共同做着自己喜欢的研究,梁思成是有理由说"我是幸福的。”

 

离去多年,他们的名字渐渐走入公众视野。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寻常的家世学识,传说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传说着他半个世纪前对一座古城的痴迷与眷恋。世间感情千般模样,青梅竹马的美好令人艳羡,而经历千帆仍愿为爱披荆斩棘的坚韧同样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