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目标管理与督查办公室
部门首页|部门概况|工作动态|目标管理|督查督办|效能管理|学校年鉴|榜样力量|党建工作|学校首页
关于编纂《新乡医学院年... 02-02
关于开展2022年度综合目... 12-21
关于开展目标管理与督查... 04-08
关于编纂《新乡医学院年... 02-11
关于对2021年1-5月校长办... 06-23
更多>> 
请输入要搜索信息的内容!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601号
邮编:453003
电话:0373-3831836
Email:mbdc@xxmu.edu.cn

 
效能管理

大学学术评价要坚持论文“唯”与“不唯”的辩证法

时间:2021年09月08日 09:43 来源:里瑟琦智库 点击数:

摘要

大学是高深学问的探究场所,评价大学研究者要以学术论文为底色,坚持学术性和遵循基本学术规范。在系统推进大学学术评价改革过程中,要坚持论文“唯”与“不唯”的辩证法,要构建分类学术评价体系,要处理好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的辩证关系,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关键词]学术评价;论文;“唯”与“不唯”;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教育发展进入到了新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精准研判,教育事业同样也需要以转变评价方式为抓手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齐头并进,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在教育评价的综合改革中,对大学学术的评价尤其关键,这关乎大学能否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和价值取向,能否在沿袭传统基础上实现突破性创新,能否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与尊重科学的浓厚氛围。

据此,在大学学术评价过程中对论文的态度就集中体现在“唯”与“不唯”两个维度。本文基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分析大学学术评价“唯论文”及“不唯论文”两种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可能风险着手,探讨在构建大学完整的学术评价体系中,如何处理好“唯”与“不唯”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大学学术评价“唯论文”的表现形式及可能风险

对大学和教师来说其劳动的主要产出即为高深的学问,而在当代学术市场高度发达的背景下,高深学问的主要表现形式即是便于同行交流与评价的学术论文。与此同时,受绩效考核主义和各类大学排行榜等影响,大学愈发将高深学问的表现形式窄化为学术论文。

大学学术评价“唯论文”的表现形式。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其学术产出主要表现方式有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和智库类咨询报告等。就自然工程科学研究来说,其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专利技术和工程解决方案等。与此同时,无论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工程科学,都存在着以理论探究为主要目标的基础类研究,以及以问题解决为主要目标的应用类研究,这两类研究的研究成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就基础研究来说,其研究成果往往是对基础性理论知识的突破和创新,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与学术专著。而对应用研究来说,其研究成果则应该主要表现为对某个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对某类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有帮助的专利技术等。因此,在当代多元化的大学内部,必然存在着多元价值取向和多种规格类型的研究方向和种属,既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应用类研究,也有自然工程科学基础和应用性研究。不同研究种属的研究范式,研究成果表现形式以及对研究者研究价值的评价也相应存在差异。当前我国大学对教师的学术评价有“唯论文”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无论是应用性研究还是基础类研究,对研究者的考核和评价都以学术论文为主。也就是说,在大学学术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不根据不同评价对象科研生产模式以及科研产出的差异,直接以学术论文作为评价所有研究者科研产出绩效的依据。这就是近年来在我国大学学术评价“唯论文”现象。此现象的出现在特定时期内对于我国科研竞争力的提升有一定的效果。

大学学术评价“唯论文”也可能存在风险。大学学术评价“唯论文”忽视了其他类型科研成果的产出,从而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第一,滋生学术功利主义。学术研究的本质是在遵循学术生产规律前提下,研究者自由根据自身研究旨趣以某种研究方法产出规格和类型各异的研究成果,以此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这要求研究者能够更多追寻学术研究本身的价值,而不是追逐为了发表而发表的快销性学术,在一定时期内学术论文的发表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特点。因此,大学学术评价“唯论文”就会导致学术功利主义,研究者为使其研究成果得到发表而一味追逐功利性目标。第二,导致学术科研行为同质化。学术研究是10一项具有个性化和创造力的活动,这就要求不同研究者根据具体研究问题以不同研究方法并产出不同规格类型的研究成果。诸如基础性研究产出一些纯理论的研究成果,人文艺术类研究产出一些高品质艺术作品,应用类研究产出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等。但“唯论文”就导致所有研究者都以学术论文发表为最终目标而使得科研行为失去了多样化,失去了科研的本质。

二、大学学术评价“不唯论文”的表现形式及可能风险

与大学学术评价“唯论文”相对的即为在大学学术评价中不以论文为唯一指标,辅以多种评价对不同形式类型的研究成果赋予价值,即大学学术评价的“不唯论文”。较之大学学术评价的“唯论文”,“不唯论文”同样有其特定表现形式与可能风险。

大学学术评价“不唯论文”的表现形式。随现代科学研究范式的根本性转型,科研组织方式与科研产出形式类型也日益呈现出复杂多元的基本特征。在知识生产社会化的背景下,知识生产呈现出复杂性增加、不确定性增加、知识产业化的时间缩短、知识生产主体逐渐的距离缩短等特点。因此,对于以知识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大学学术活动,其学术科研活动的产出结果也同样需要具备复杂性等特征。也就是说,大学学术科研的产出形式复杂多元,有以学术论文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基础理论性成果,也有以专利技术、艺术作品、工程工艺、资政报告等多种呈现方式的应用性成果。在当代多元复杂的大学学术组织内,同样也存在有不同研究旨趣的研究者与研究机构,其学术研究的呈现方式也必然多元复杂。因此,大学学术评价“不唯论文”就表现为评价主体根据不同层次类型研究机构和研究者的具体情况,就其不同类型科研成果在一定的换算比例下赋予相对客观公正的科研绩效。

大学学术评价“不唯论文”也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对大学教师开展学术评价不以论文为唯一依据时,可以保证不同层次类型研究者根据自身学术兴趣产出不同规格的研究成果,能够激发研究者对于学术研究自身价值的探究兴趣,也能够丰富大学推动社会发展的手段。如果不以学术论文为唯一评价依据时会造成学术秩序混乱等问题,具体来说会集中导致如下两个可能的风险:第一,淡化大学作为高深学问探究场所的学术性。大学的底色就在于能够开展复杂和前沿的学术活动并产出高品质学术研究成果,以创造性地解决理论或实践两个方面的问题。因此,如果在对大学学术科研活动开展评价不以论文为核心指标时,就可能淡化其学术性,一些非学术行为也可能得到学术性奖励,其结果就会增强大学学术活动的可替代性。第二,缺乏同行评价而导致在学术评价过程中人情泛滥。在多元学术评价体系下,如不以学术论文作为评价研究者科研行为的依据,在其他层次类型研究成果尚未建立起严格的同行评价机制的前提下,就有可能导致人情泛滥以至于学术造假或学术腐败行为盛行。

三、大学学术评价论文“唯”与“不唯”的辩证法

大学学术评价过程中论文的“唯”与“不唯”也是对立统一的基本关系。大学作为高深知识的探究场所,需要坚持基本的学术性和坚守基本的学术规范,故此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是基本前提。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科研多元和复杂性又要求对研究者开展学术评价时不完全以论文为依据,要求建立除论文外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坚持大学学术评价论文“唯”与“不唯”的辩证法是必然之路。

构建分类学术评价体系,基础研究以学术论文固本,应用研究以多元评价筑基。巨型多元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就大学学术科研的多元特征来说,即是在一所大学内存在多种规格、多种属性和多种价值取向的学术科研活动并产出不同类型的科研成果。大致来说,当代大学内部一般存在以基础研究为主的理论性研究和以实践为主的应用性研究,同时还存在兼具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跨学科研究等。在现代学科体系中,基础研究是指那些以基础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并要实现理论创新与突破的一些研究领域,诸如传统的数理化、文史哲等学科。而应用研究则是指那些以实践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研究成果要指导与应用于实践的一些研究领域,如工程类等学科。因此,对于这两类不同属性的学科来说,研究者在开展学术活动时,其研究范式、目标以及成果呈现方式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就基础研究来说因为主要以理论创新为主,其研究成果很难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主要以学术论文的方式呈现。而对于应用性研究来说,其研究成果则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要能够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起直接作用,其研究成果自然主要以专利技术、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等的方式呈现。这两者之间有一定联系,即基础理论研究过多关注实践生产问题,而应11用类研究过度呈现理论化倾向。因此,在学术评价上,就不能以学术论文这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不同属性的学科领域,要积极构建分类学科评价体系。力求建立起基础研究以学术论文固本,而应用研究则以多元评价筑基的现代学术评价体系。不能盲目否定学术论文的价值,也不能单一地以学术论文评价所有学科。要真正做到在学术评价中学术论文的使用既不失位,也不越位,更不能缺位。

处理好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的辩证关系,以论文为底色,以其他成果彰显特色。大学之所以为大学,要求教师积极开展知识创新与传承等学术活动,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当代大学已成为科学和知识创新的中心之一。如前文所述,当代大学内部大致存在基础理论、应用和跨学科三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形态。在这三类研究中,其研究成果有以彰显理论与思想性的学术论文,有彰显技术性的专利技术,也有以国家和社会治理解决方案为主的智库报告与内参等。但在大学内,无论是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还是跨学科来说,研究者开展以基础知识创新为目标的学术活动是其基本逻辑和价值起点,这也是现代大学安身立命之本。基础研究要追求前沿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应用研究要努力实现工艺与方法的创新,能够把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跨学科研究更是要能融合和灵活应用不同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并实现理论与技术的双重创新与突破。因此,在对教师开展学术评价时,就要处理好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的辩证关系。无论对何种类型的研究及对何种类型的大学教师,都要以学术论文为底色,并辅以对其他成果的评价彰显特色和差异化发展。诸如对基础理论性研究领域的评价主要以学术论文为主,对应用工程类研究的评价则需要学术论文、专利技术与应用性转化项目相结合,对应用社会科学类研究的评价需要学术论文加智库报告和咨询报告等相结合。

处理好破除唯论文后刚性论文牵引与软性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辩证关系,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大学教师的学术生产活动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不确定性和基于研究者价值内驱力等特点,以此区别于其他社会生产活动所具备的整齐划一和追求效率等特征。因此,对大学教师的学术生产活动绩效作评价时,就要充分尊重其职业特性。就自主性来说,大学前沿的学术研究要求研究者能够自主决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呈现形式。就创造性来说,要求研究者能提出开创性的研究问题,并以开创性的研究方法产出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就不确定性来说,科学研究没有标准和固定答案,也存在一系列难以预测的风险,因此成功与失败的概率均等。就价值内驱力来说,研究者并非完全基于功利目的开展前沿性和开创性研究,在一定程度还要基于他们对研究本身价值的追求和较强的内在成就动机。因此,在对大学教师开展学术评价时,要充分尊重大学教师职业和学术生产活动的特点,尊重学术生产规律,要做到刚性论文牵引与软性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辩证关系。就刚性论文牵引来说,不否定通过学术论文的形式督促教师积极开展学术活动,能够不断提升学术生产效率,这对于刚刚迈入学术生产领域的年轻人来说尤其重要。就软性价值引领来说,则要更强调研究者的文化自觉和内驱力,逐渐淡化或取消学术论文对研究者的牵引作用,这对于一些前沿性、基础性研究领域研究者来说颇为重要。因此,在新的发展格局下,就要处理好这两者的辩证关系,既要以论文为牵引保证正常的学术生产效率和方向,还要以软性价值为引领,不断激发研究者的学术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研究者的学术自律和内驱力,积极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总之,大学学术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和充满创造力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学术活动,需要我们以更前瞻的视野,更系统和辩证的思维,更科学的方法来处理好学术评价活动中的不同关系。其中,尤其要处理好论文“唯”与“不唯”的辩证关系,既要通过学术论文保证大学学术生产活动的基本底色,也要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彰显不同学科之间的特色和差异,还要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激发不同层次类型研究者的积极性。

 
 
 

 365体育投注 豫ICP备09007989号-2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0123号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金穗大道601号 邮政编码:453003